“13天28亿元!超过了好莱坞《疯狂动物城》!光我们一家企业就完成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25分钟预演制作!”邱家伟说得很兴奋。
邱家伟是苏州十月猛犸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当家人。事实上,在哪吒神力加身、笑傲天庭的1318个特效镜头中,除了邱家伟的十月猛犸,苏州企业制作完成的就有400个。在约70家参与制作《哪吒》的团队中,苏州企业便占了一成,任务涉及特效、动画和后期合成等。
“但是我们并不赚钱啊!”说到这里,邱家伟无奈地笑了笑。随即他话锋一转,“不赚钱,还有情怀在嘛!”
可是如果只靠情怀、做一线代工,苏州企业能坚持多久?
“低段位”动漫产业的困境
“我们十人团队用半年时间完成后期制作,将最好的国漫元素奉献给观众。但是,公司并没有通过这个项目挣到多少利润。唯一支撑大家干下去的,只有为国漫崛起而战的赤子情怀。”《哪吒》特效参与者之一、苏州光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广帅说,他的声音夹杂着些许无奈和惆怅。
业内人士表示,影视供应链各个部门平均利润超过20%,唯独后期特效制作只徘徊在区区5%——和影视产业相比,动漫后期的境况基本不相伯仲,甚至等而下之。有些讽刺的是,苏州动漫企业的“低段位”,恰恰成为其承接《哪吒》特效制作的优势。
“《哪吒》预算不高,当导演拿着特效方案给国内一线特效公司的时候,所有公司都拒绝了。后来,导演找到60多家二三线小团队,甚至小到每家只有一两个人的团队,分包出去解决。”光线传媒影业彩条屋影业CEO易巧直言不讳。
国内一线团队不接受特效报价,除了极个别是因档期因素无法安排外,低到不能再低的利润率是他们一致将邀约拒之门外的最重要考虑。“正因为他们不接单,才轮到我们苏州企业。”邱家伟说。
据统计,在2018年,中国动漫产业领域内出现了65起融资事件,尽管投资总额有所下降,但每一起投资的平均额度却不断增加。
“资本瞧上我们,我们企业有钱了,才有实力搞原创啊!不搞原创,不彻底跳出过去那种单纯接单的模式,企业利润能突飞猛进?企业总是不搞原创,不向产业链上游攀升,我们苏州动漫怎能实现产业升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
在资本和IP授权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动漫已强势衍生,形成了庞大产业。2018年,国产动漫大IP“熊出没”持有者华强方特的最大收益已不是动漫业务,而是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后者营收高达36.1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3%。
“动漫代工厂”不是未来
如何摆脱这种利润率最低、依赖来料加工的常态,直接关系到苏州动漫产业的未来。
后期利润低,除各家企业大打价格战,还因特效本身存在大量艺术想象成分,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根据客户和自身需求反复修改。特效公司的收入合同都是事先谈好的,因此所有修改的成本全部要自己承担。
在苏州动漫产业中,为动画项目接单做后期,至今依然是主流盈利模式。但是,变化已经开始出现。
“十月猛犸已经在搞原创,剧组到位了。不过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开始策划到动画上映,起码3年。但不管过程多么痛苦,我们必须尝试。作为中国动漫人,作为苏州动漫人,我们是肩负责任的。”邱家伟决心让自己的公司为苏州动漫的产业升级尽一份力,“苏州应该打造自己的《哪吒》,而不是总替别人加工《哪吒》!”
总会好的。当前,如相城影视产业园内,就有数家制作公司获得了光线传媒、美生元等知名企业数千万元注资,完成了超过20部影视动漫作品和200多部动漫影片后期制作。“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把业务能力提上去。你们也要多宣传宣传,让资本和人才知道我们正在为国漫崛起而夜以继日。我们可不想一辈子替别人打工。”业内人士如是说。
苏州的动漫产业竞争力已经不容小觑。比如位于相城区高铁新城的苏州相城影视产业园,已经引进培育了40多家关联企业,从业人员扩张至600人。他们参与制作了超过200部动漫影视作品,仅动漫电影制作这一项收入每年便可进账1亿元。还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动漫经济主要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主。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动漫游戏企业超过100家,从业人员逾1.5万人,年产值约7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企业已拥有自己的IP。
国漫未来要崛起的,肯定不只是产值。(记者 孔令君 通讯员 顾善闻 袁雪 董捷 朱琦)
关键词: 动漫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