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行业巨头争抢人才的同时,次新基金公司也在发力追赶。近期,蜂巢基金等次新基金公司纷纷出手,瞄准“投研重心”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成招募重点
4月22日晚间,蜂巢基金启动招聘,剑指投研精英。若不算上实习生,该公司总计10个社招岗位中,有7个是投研岗,且把基金经理放在最前端和最突出的位置,包括公募、专户方面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公募基金量化基金经理、量化研究及交易员、医药行业研究员等。从招聘岗位来看,蜂巢基金不仅要继续力固定收益领域,还在储备量化方向的投研人才。
蜂巢基金成立于2018年5月18日,目前共有12只存续中的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且只有2只于2019年1月末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基金经理方面,蜂巢基金目前有3名基金经理,人才队伍有待壮大。
次新基金公司对于投研人才的渴望并非孤例。如成立于2018年12月12日的博远基金,该公司官网显示,目前公司共有5个在招岗位,投资经理、基金经理首当其冲。
业内人士认为,不少次新基金公司的人才构架尚不完备,产品数量也不多,因此吸纳外部的成熟人才是一条捷径。
次新基金公司生存状态差异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次新基金公司生存状态的差异也在逐渐拉大。从2017年和2018年成立的基金公司来看,不少公司成立的基金产品不超过3只,基金经理人数最低为1人。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大公司较为完备的投研团队架构、销售及后台支持,小基金公司招聘难度较大:一方面,无法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持;另一方面,还常因公司盈利不佳、股东变动等因素导致高管变动,团队稳定性存疑。当然,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薪资也是一大原因。
同时,睿远基金、蜂巢基金等近3年内成立的基金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不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促成了不同次新基金公司的发展快慢程度。就招聘而言,在一些公司忙于招兵买马的同时,另一些公司官网上的在招岗位为空,或者没有“招聘”这一基金官网最常见的分页面。
上述人士认为,最终还是要回归最核心层面——投研能力,这也是一些次新基金公司加速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因。次新基金公司缺乏足以参考的历史业绩,在渠道方推广也会举步维艰,只有打好基本功,增厚积淀,才能真正获得投资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