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产业> 正文

喜茶饮品被检出菌群超标,食品安全问题再引热议

时间: 2020-06-15 11:52:47 来源: 广州日报

两个月前,喜茶曾因在疫情期间上调部分饮品价格而陷入舆论风波,近日又陷入食品安全事件。截至昨日,网友对于喜茶事件的讨论仍持续升温。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喜茶涨价、开新店、送外卖、卖零食等动作频频。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新茶饮+零售化被认为是大势所趋,或将成为企业流量复利的爆发点,但若忽视食品安全,将令企业受到负面影响。

近日,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夏日冷饮专项抽检时,在16批次果茶、6批次食用冰中检出喜茶旗下5批次产品有食品安全问题。

饮品被检出菌群超标

这5批次产品来自喜茶在南京的两家门店。其中,3批次果茶取样自中山路分店,1批次食用冰和1批次纯奶茶取样自珠江路分店。

具体产品方面,喜茶珠江路分店食用冰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据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方面介绍,目前,餐饮环节的散装食用冰,尚无国家标准,此次抽检参照预包装食用冰的标准进行风险评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标准为100CFU/g 、10CFU/g 。喜茶珠江路分店食用冰的菌落总数检测为1200CFU/g。

而上述4款果茶/奶茶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同类标准,其中3款检出了大肠菌群,存在微生物污染。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合格,说明产品发生了微生物污染。产生原因可能是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生产设施设备清洗消毒不合要求、运输存储条件不当发生污染等。

6月13日,喜茶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喜茶南京门店饮品及冰块抽检的说明》,称公司目前初步了解主要原因是门店操作不规范所致,如取冰时把使用过的冰铲直接放置在冰块上,制作饮品时冷藏牛奶放置在常温状态中时间太久等。

截至昨日,网友对于喜茶事件的讨论仍持续升温,有网友留言:“价格一直涨,新店一直开,还好我不喝,喝也喝不起。”

资本加持版图扩张的同时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显示,喜茶创办于2012年,最早起步于广东江门,原名“皇茶”,后更名为喜茶。2016年,喜茶获得IDG资本及天使投资人何伯权1亿元的A轮投资;2018年4月,黑蚁资本和龙珠资本在B轮入场,向喜茶投资共计4亿元。2019年8月喜茶获得由腾讯、红杉资本领投,投后喜茶估值90亿元。2020年3月喜茶获得最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和Coatue联合领投,投后估值超过160亿元。

在资本加持下,喜茶快速扩张门店。喜茶方面在今年年初透露,2020年喜茶门店总数将达到800家。喜茶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显示,仅4月喜茶已经在多个城市新开设了16家门店。

与此同时,喜茶的营销也从线下向线上发展。公开资料显示,两年前,喜茶上线微信小程序“喜茶GO”,集预约、外卖功能于一体,目前小程序订单占比超35%。

除了扩张门店、打通线上之外,喜茶在产品线上也在迅速扩张。记者留意到,除了主营茶饮之外,喜茶也在向零售化的道路迈进,在“喜茶食验室”中有推过月饼、喜茶小方饼干、喜茶混坚果等,目前也在卖粽子、爆米花等。

然而,与融资、快速扩张相伴的是喜茶频发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2018年12月,喜茶上海兴业太古汇店消费者喝到疑似“透明指套”异物;2019年1月,喜茶西安赛格店被曝“环境脏乱差”;2019年4月,喜茶厦门万象城店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出容器ATP指数(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ATP指数超标说明餐具清洁程度不达标)严重超标;2019年5月,有顾客在喜茶苏州圆融店的外送饮品中喝出苍蝇。加上此次南京饮品微生物污染事件,喜茶已出现多起食品安全问题。

分析

争抢茶饮市场赛道 关键是食品安全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从此前的喜茶涨价,到喜茶开新店、送外卖、卖零食等动作频频,背后的逻辑都是希望提高利润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美团点评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现制茶饮零售化趋势加强。一方面,“堂食+外卖+零售”将带来茶饮销售渠道的全方位拓展,另一方面,“电话预订+门店排队+线上点餐”将有效提升门店运营效率,现制茶饮门店将得到有效提升,零售化趋势加强。

有行业媒体预测,茶饮市场将随着今年夏天的到来迎来再次爆发。但行业人士分析指出,新茶饮+零售化被认为是大势所趋,或将成为企业流量复利的爆发点,但若忽视食品安全,将令企业受到负面影响。

关键词: 喜茶 菌群超标 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