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iFinD显示,今年钢铁指数自2月4日见底后,截至昨日阶段涨幅为13%,不过板块内部分个股却走出了彪悍的行情。
杭钢股份2月4日股价尚为4.22元,6月12日股价最高摸至10.85元,涨幅高达1.6倍。沙钢股份2月4日股价为4.89元,5月14日竟一度涨至14.65元,涨幅为2倍。尽管目前股价有所调整,股价仍近13元。无他,这两家公司正转型现在热门的IDC(InternetData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尽管有券商分析师疾呼,“钢厂IDC不是迎合市场,不是蹭热点”,但考虑到绝大多数公司IDC业务尚在起步阶段,如此市值“膨胀”引起市场质疑。
钢企纷至沓来
据了解,IDC的主要功能是为IT设备提供基础运行环境,包括空间、水、电等。与基建行业类似,都是资本密集型,因此也被称为“IT地产”。
记者注意到,A股有10多家IDC概念公司,来自于钢铁行业的企业就占据了四席。先行者为宝信软件,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为母公司宝武钢铁集团提供全套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13年切入IDC,深耕IDC上海市场。从宝信软件2019年报来看,IDC业务毛利最高,营收占比30%,毛利润占比约46%,营收增速19%。
此外,去年杭钢股份高调宣布,向杭钢集团、富春有限公司收购杭州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期沙钢股份称,沙钢集团将斥资18亿英镑(158亿人民币)收购英国数据中心运营商GlobalSwitch(下称“GS”)剩余24.01%的股权,以实现对GS的100%全资控股。
重点关注的名单里还有马钢股份,去年马钢集团、中国联通安徽公司、联想集团和腾讯云共同策划,规划建设高水平2万机柜数据中心和大数据研发中心。该项目位于合肥东部新城核心区,总投资41亿元。
不是蹭热点?
为什么听起来“笨粗”的钢厂会向精密的IDC转型?
国金证券分析师倪文祎表示,多因素促成钢企转型IDC。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后行业盈利修复显著,资产负债率降至63%,钢企在手现金近1800亿元,极为充沛,而2014年后明确要求不再新增任何产能。钢企加快转型,开拓新市场、新盈利增长点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因环保、空间负荷压力加速城市钢企搬迁、关停步伐,诸如杭钢、首钢等搬迁后留下大量核心城市闲置土地、厂房资源。而IDC重资产模式与钢铁行业相似,钢企盘活现有资源,发展IDC成为不错选择。
在其看来,钢厂IDC在土地、能耗指标、资金方面优势明显。IDC主要壁垒在于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土地位置、能耗指标等;其次是资金,IDC前期投入大,土地、机柜设备等都要求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以杭钢为例,搬迁后集团自留地块占地面积1743亩,钢厂搬迁后保留的能耗指标足以满足IDC所需能源。
因此,该分析师强调,钢铁、IDC这两个行业本身有共通点,“钢厂IDC不是迎合市场不是蹭热点,钢厂IDC有望成为搅动行业的新势力。”
竞争已趋激烈
尽管券商分析师疾呼,不过记者接触的私募人士却不以为然,“IDC的房地产属性太强,10年前和现在相比技术架构还是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突破,是靠资源而非技术取胜的行业,不应该给予太高的估值空间”。
事实上,从目前来看被热炒的钢厂IDC,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实力”模糊不清。比如,据沙钢股份6月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前述重大资产重组取得相关授权、批准或核准,以及最终取得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至于杭钢股份,国金证券判断目前公司云计算数据中心合计9670个机柜,一期4000个机柜预计下半年前建成投运。新时代证券则表示,公司一期IDC为1500余个机柜,二期项目首批5000余个机柜预计在2020年中投产。数据如此“打架”,杭钢股份仅仅表示:IDC一期将在建设完成后尽快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IDC的市场竞争已趋激烈。6月5日,上海经信委公布上海3.6万个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用能指标,共12家上榜,至此2018-2020年上海共计投放超6万个机架指标。对比2019年的6家中标公司,本次中标厂商中,一些云计算巨头开始亲自下场,体现云巨头对于一线IDC资源的重视和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