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预计将进入快车道。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外界一直对这一方案报以期待。
这一方案的发布预计将会对下一阶段的国企混改给出方针与指导,加速国企混改进程。
此前,先后推出四批共210家试点企业。国企混改已经在电力、石油、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多个重要领域推动实施。
最初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聚焦两条主线。
●一条是围绕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在国企重组中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实施供给侧改革。
●还有一条主线是围绕中央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以达到“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预期目标。
近期,四川、江西、安徽、天津、辽宁、山东等地方政府,明显加快国企混改的节奏,海信视像、江淮汽车等一批明星项目混改方案也最终落地,天津中环集团也开始征集意向受让方着手混改。
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国企混改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国企混改为牵引,推动当地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的发展。国企混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进一步到管产业规划、产业发展。通过国企混改振兴地方经济。
在这一主题之下,两种角色和力量表现格外活跃,地产资金和所谓的PE股权基金。国内地产、资本市场的飞快成长,积累了格外雄厚的地产、PE资金实力,因而在一些混改项目的竞标当中,出手十分阔绰。
看上去势大力雄的地产企业真的能够以资金解决一切产业问题?某些地产企业可以横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先进制造业,对外披露的投资金融动辄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
而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PE、VC,就真的财技超群,能瞬间化腐朽为神奇?
从既往的投资经验来看,地产企业虽然财力雄厚,但往往受制于投资项目。比如,江苏、山东、江西等多地的电动汽车发展受困,而几家地产企业的电动汽车投资之路也受阻。
从传统燃油汽车升级到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电动汽车,不仅仅是动力驱动的转变,还包括了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OS和新一代分布式计算芯片架构的技术升级。这一进程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能够掌握、驾驭新一代技术,促使产业进步的产业企业家。
此外,在国企混改开始之前,就已经不乏明星PE、VC在国企改制投资中折戟沉沙的案例,也包括一些明星民营企业,如雷士照明、俏江南、国美电器等,在引入PE之后,引发了持续的控制权纠纷,最后一蹶不振。
PE、VC的确可以依靠其既往的投资项目,快速为地方政府引入企业,开辟产业。但是长期来看,这些在不同地方政府之间游走的PE,所开出的速效猛药往往都是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甚至隐患甚多。
PE、VC追求快速退出、高额回报,缺少长期产业规划的使命感。过去一个阶段,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投融资也非常活跃,但是在市场化的基金主导下,都追求快速上市、变现,而忽视了基础性的产业布局和发展。
不再极端依靠国外技术、产能,通过多年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国内产业界并非没有先例,主要依靠的是国内核心企业的努力和坚持。
此前,国内产业界曾经长期以“缺芯少屏”来形容中国产业在核心部件领域的弱势地位,在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芯片两个领域,中国产业曾经同时面临不利的竞争局面。但是,最近10年来,半导体芯片依然呈落后局面,而在半导体显示产业中,液晶面板彻底不再依赖进口,中国产业正在进一步跨入高端柔性显示领域。
国有资本和领先企业尤其是京东方和TCL华星,及以资本市场投资人为代表的社会资金,形成了共赢的“混合体”,取得了极为出色的结果。
混合所有制改革“积势蓄势谋势”已久,也需要“识变应变求变”。既然地方国企混改,已经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再进化到了管产业的境界,就需要借鉴之前市场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看清楚不同资金性质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长期改革结果。
与从长期战略出发的产业资本不同,地产、PE资金参与混改,意味着面临跨行业转型的产业风险,并且采取快速谋求短期资本利益的做法,长期来看,受伤害的还是地方经济和产业。
在去产能化和垄断行业央企完善治理主线下,地产、PE基金的参与尚可理解。但是,涉及重要产业、企业控制权,特别是涉及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控制权的混改,地方政府理应更谨慎、理性选择,而不应被纸面承诺的税收数字所俘获。
《三年行动方案》具体内容尚有待发布,但其重点和方向可以预测。预计会调整加快混改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并提出分层分类分阶段的具体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在“深化”,也即将进入“深化版”阶段,意味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在混改内容上,国企混改要与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战略重组相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产业链重组。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再提“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势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也与混改内容相衔接,为混改释放更大空间。
产业资本经过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其投资更具战略性和长期性。一些产业企业作为各个行业的领先企业,无不经历了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考验,充分保障了经营能力、资本实力。
产业资本成为混改的主力,对混改成果的长期效果、国民经济及支柱产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锦,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多年追踪研究国企改革热点。
关键词: 国企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