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年报披露的结束,36家A股上市银行的中考答卷也全部亮相。今年上半年,36家银行虽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9.33%,业绩下滑的上市银行数量高达半数。
大幅计提拨备成为各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后发现,3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合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8627.99亿元,同比大增38.61%。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三年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再叠加疫情的影响,银行业必然要做出痛苦的选择。不仅上半年这样做,下半年还要处置2.3万亿元不良资产,才能完成全年目标。这意味着,下半年仍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营收普涨VS净利下滑
加大计提拨备是主因
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营收保持稳定增长,36家上市银行前6个月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2万亿元,同比增长6.28%。除西安银行营收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余银行营收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青岛银行、宁波银行、郑州银行、杭州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均超20%。
在营收整体上涨的同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却明显下滑。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8686.10亿元,同比下降9.33%。其中,有18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不同类型的银行,业绩表现分化较大。其中,上市城商行的表现一枝独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是所有类型银行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上市农商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3%。六大国有银行及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降幅较大,分别高达11.16%和8%。
究其原因,大幅增加拨备计提无疑是吞噬上市银行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银行共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627.99亿元,同比大增38.61%,与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额相差不多。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最大的国有大行计提拨备最为“积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幅达42.15%。
多家银行高层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净利润下滑是因加大计提拨备影响,若剔除这一因素,银行的业绩还是增长较好的。这一说法在上市银行披露的拨备前利润指标上也得以体现。半年报显示,36家上市银行前6个月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6.9%,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增速分别为4.3%、11.2%、12.6%、6.7%。
通过加大拨备计提水平,各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明显提高。截至上半年末,36家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平均值为268%,较一季度末增长0.56个百分点,较2019年年末增长6.46个百分点。其中,有26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200%,占比逾七成,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减值损失加大和净息差收窄所致,前者为最主要因素。
王一丰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受疫情冲击,银行业今年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是必然选择。一方面,目前境外银行业在拨备上也都比较审慎,银行盈利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内地银行这样做具有全球普遍性特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调整结构、化解存量等问题,也需要增加计提拨备。此外,全球疫情尚未结束,经济层面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银行这样做也是未雨绸缪、以丰补歉的一种方式。
不良贷款率总体平稳
积极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各家银行宁愿让过高的拨备影响盈利水平,也要加大拨备计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潜在的资产质量恶化的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3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值为1.43%,与一季度持平,较上年年末提升0.01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银保监会披露的监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94%,绝大多数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该平均值。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二季度末不良率平均值分别为1.4%、1.61%、1.36%、1.35%。有14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末出现下降,其中,宁波银行、邮储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之下。
虽然上半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质量可控,但考虑到资产质量风险的迟滞性,为了提前预防未来资产质量风险的提升,上市银行还是普遍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以加强抵御风险能力,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
武雯预计,在银行对不良资产核销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下半年银行利润增速仍将下滑,预计将同比下降12%左右。但银行账面更趋健康,有利于长期稳健发展。
王一丰指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存量风险已逐步出清,银行业经营将回归正常轨道。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经营较为稳健,净利润即使暂时出现负增长,也不会改变整体格局,行业盈利增速仍有赖于这些主体金融机构尽快回归常态。但对中小银行来讲,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化,尤其是在新旧动能交替过程中,各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节奏也不一样,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的银行之间的差距被不断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