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64.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8月份回落9.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665.0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前8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随着生产销售快速恢复,利润逐季好转。在收入稳步回升的带动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一季度下降36.7%,到二、三季度分别增长4.8%和15.9%,呈现“由降转升、增长加快”的走势。
其中,主要工业板块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例如,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8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由负转正,三季度同比增长23.0%。石油加工、钢铁、有色等行业利润由二季度的两位数下降转为三季度30%以上增长;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稳定恢复,增速达14.3%,较二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烟草、纺织、造纸等行业利润增速均在20%以上。
9月当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有21个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0个行业在减少。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增速分别达到22.3%、16.7%、15.5%和10.7%;同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70.2%、66.2%、30.1%和18.7%。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看来,9月份,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企业利润之所以大幅下滑,直接原因是这些行业产品出厂价仍然低迷,其需求相对供给仍显不足。以原油为例,由于疫情的二次爆发,不少国家加大了隔离力度,导致出行需求下降,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目前油价比年初下降30-40%,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利润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季度来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总体由降转升、增长加快,但9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较8月出现回落。对此,朱虹分析指出,工业品价格变动挤压盈利空间。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8月份明显减弱;费用上升以及部分行业和企业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增长产生一定影响;电子、汽车等主要行业受原材料成本上升、销售和研发等费用增加及同期基数较高等多因素影响,9月份利润增速有所回落。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随着生产和需求逐步恢复稳定,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相较此前8月,9月PPI环比涨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2%。
从企业规模来看,与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及私营企业不同,前三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出现正增长。从数据来看,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及私营企业分别以11303.1亿元、30681.1亿元和12748.3亿元的利润总额,同比降14.3%、3.6%和0.5%;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43.0亿元,增长2.6%。
“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利润指标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处于产业的不同阶段。”王静文表示,如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上游产业,而上游产业受制于全球需求仍然不足,产品出厂价格低迷,进而拖累利润增速;私营企业和外企大多处于产业链下游,随着消费和投资增速反弹,这些产业产品价格反弹幅度更大,其盈利表现也会更出色。
展望四季度,王静文指出,从需求端看,外需对工业生产特别是制造业的拉动有所减弱,但考虑到海外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产能缺口尚待修复,叠加圣诞节需求上升,外需仍将助推工业生产;此外,消费在8月首现正增长后持续超预期改善,在工业生产端修复已较为充分的情况下,预计需求端对下游消费行业的拉动将逐步加大,有望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一道继续助推工业生产动能保持稳健。
从融资端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已呈现加速回暖态势,下一步货币政策将把握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信贷增速继续回升空间有限,企业继续加杠杆受限;从企业经营来看,9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速仍保持14.3%的高位,为2013年3月以来的次高水平,仍需警惕工业企业的资金压力和信用风险。
“整体而言,9月工业利润虽仍保持高增,但三季度高点已过,在疫情仍未结束、秋冬环保限产或对工业生产形成制约、需求端能否持续修复尚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四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王静文说。
关键词: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