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支付牌照注销信息显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已有4张支付牌照正式注销。从支付牌照发放以来,至今共有38张支付牌照被注销,支付牌照总存量缩减为233张。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从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续展和注销情况看,未来支付牌照被注销的名单仍会持续扩大,牌照数量将进入一个动态出清的过程,不论是预付卡、互联网支付还是银行卡收单等支付资格,如果业务量极小或涉及重大违法违规,都将面临不予续展或注销的局面。
含互联网支付业务牌照被注销
央行官网显示,今年被注销的4张支付牌照分别是江苏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江苏CA”)、御嘉支付有限公司(下称“御嘉支付”)、艾登瑞德(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艾登瑞德”)、安徽华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称“华夏通支付”)。
从牌照业务类型来看,江苏CA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御嘉支付、艾登瑞德、华夏通支付的业务类型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江苏CA的注销性质是“被注销”,但监管部门并未公布注销的原因;其余3家均为“主动注销”。
央行信息显示,江苏CA于2012年6月份获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注销时间为2020年11月3日。若此次未被注销,其牌照有效期应至2022年6月26日。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一直是三大类型支付业务中含金量最高的,主要是线上支付市场的火爆以及宝贵的数据积淀。”
支付牌照自发放以来,“持牌上岗”已成第三方支付领域的行业共识,巨头们更是将之当成了“香饽饽”,尤其是包含互联网支付业务在内的牌照一直是炙手可热般存在。目前BATJ四大互联网巨头,以及小米、美团、滴滴等企业均拥有自己的支付牌照。
涵盖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牌照到底有多值钱?
在被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例中,截至目前,支付牌照转让成交价最高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联动优势,以30.39亿元的市价被海立美达全资收购。虽然最近几年支付牌照的交易价格略有缩水,但仍非常吃香。
黄大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股权变更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较为集中,当时互联网支付牌照的转让价格高达十几亿元。其中,含有互联网支付及银行卡收单两种业务资格的牌照一直是高价值牌照。”
“上述支付牌照的并购价格超过30亿元,是因为这张支付牌照中含有互联网支付业务。”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补充称。
从支付牌照注销的业务类型来看,陈文认为,在监管层眼里并无差别性。“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合规程度及监管力度不断提高,伴随互联网金融整顿的进一步实施,未来因不合规经营问题被央行注销牌照的数量仍可能进一步扩大。”
多家知名支付机构信息变更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纷纷涉足支付领域;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通过牌照续展,不断加大支付市场退出力度。据央行信息显示,自支付牌照发放以来,至今已注销支付牌照38张,现有牌照剩余存量为233张。
刘刚介绍称,注销牌照一般分为四种情况。一是主动放弃经营支付业务而申请注销;二是应监管要求,同一控制人下多张牌照仅可保留一张,其他张牌照许可范围被合并后而注销;三是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展工作的通知》(银发〔2015〕358号)规定的不予续展情形或未提交续展申请的,因续展不通过而失去支付牌照;四是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危机而被央行注销。
近日央行还审批通过了多家支付机构牌照信息的变更,涉及法人、企业营业场所等变更。在变更名单中,不乏知名支付机构。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后发现,包括财付通、顺丰支付、银联金融、苏宁易付宝、度小满支付、银盛支付、易付宝、星驿付、合利宝等在内的十几家支付机构都出现在变更名单中。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法人代表马化腾变更为林海峰;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尚姬娟变更为卢世栋;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匡艳明变更为刘景辉。
目前支付行业的现状是,一方面,C端市场格局基本大局已定;另一方面,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形成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在2019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合计份额高达93.8%。其余200多家支付机构,只在竞争不到7%的市场份额。
刘刚认为,“未来严监管依然是支付行业的常态。在此背景下,业务量不足以支撑公司经营的支付机构还会退出注销,特别是只含有预付卡业务的支付机构。”
黄大智表示:“独立的中小支付机构已经很难在C端业务与巨头们竞争,只有另辟蹊径,与支付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才有幸存的余地。不论是转型金融科技、开拓新场景,还是选择其他转型方向,中小支付机构都需要寻找到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