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产业> 正文

网播平台逐渐崛起 影视行业格局生变

时间: 2021-01-04 10:11:47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过去了。对于影视行业而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前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院线封锁,拍摄工作停滞,整个行业几乎进入冰冻状态。公众消费习惯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网络平台几乎成了唯一观影出口,部分起到了替代院线的作用。

后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受到控制,影院逐渐复苏。但由于全球疫情肆虐,好莱坞大片和批片的供应及宣发力度均不足。一大批国产片撑起了票房的半壁江山,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全年总票房为203.06亿,约为去年的31.6%。

一年过去,整个影视行业的格局起了变化,其后续影响也在逐渐开始显现。

院线复苏

2020年,7月20日,国内院线市场重启。接连错过了春节档和五一档后,直接进入了暑期档。由于上座率限制,外加观众的观影习惯还没能完全调整过来,影院复工首日,门可罗雀,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全国票房仅报收422.2万元。

随后几日,大盘逐渐恢复,但由于新片不足,复工之初,主要还是由《误杀》《星际穿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复映老片撑起了票房。业内人士纷纷预测,唯有一部现象级的大片出现,才能把冷却已久的电影市场再度炒热。

国产战争片《八佰》成为了这部现象级影片。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自7月20日影院陆续复工后,截至2020年9月15日,累计票房突破 50 亿元,全国观影人次 1.4 亿。其中《八佰》单片超 26 亿,贡献了半数票房,稳居第一。其中,8月25日的七夕节,单日票房更是超过了5亿元。

接下来,随着《信条》《夺冠》《花木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金刚川》等大片的接连上映,以及影院上座率的限制逐步解锁,开业影城和上映新片数量逐渐上升,10月,国内票房市场超越北美,成了全球第一票仓。

但多数时候,热闹只属于头部大片。对于大多积压的中小体量国产新片而言,由于下半年档期竞争激烈,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宣发费用才能脱颖而出。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现金流吃紧,能动用的宣发投入极为有限。不少公司甚至选择裸发,或者溢价转让份额,只希望影片能尽快回本。这种高烈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赚不到什么钱。

另外,批片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大部分批片公司为了回收成本,选择在年末扎堆上映,且宣发预算不足,导致市场反响不佳。中国新闻周刊整理数据发现,今年9月以来,内地市场上映的批片表现大多不佳,如《未知嫌疑人》《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极寒风暴》《重生小确幸》《菊次郎的夏天》等片票房均未过千万,最低的甚至仅有数十万。

不过,从大盘来看,一切仍在向好的方向推进。2020年12月14日,灯塔研究院联合毒眸发布了《2020中国电影市场用户报告》,报告中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仍然产生票房的电影院,已经从今年1月的11079 家,恢复到了11月的10564家,大部分影院已经恢复正常营业。且作出预测:今年全年票房将达200亿元,约为去年的30%。

随着影院的重启,复苏信号很快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制作公司逐步复工,上海国际电影节、西宁FIRST电影节等活动也开始重启。在各个电影节创投会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由于传统的制作公司受到疫情冲击,现金回流受阻,少有余粮开发新项目;而原本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宣发公司因为现金流储备充足,在各个创投会上开始大批量买进新项目,签约新导演、编剧,这或许意味着未来数年内,制作行业的权力结构将会悄然发生变动。

网播平台崛起

院线被封锁的2020前半年,被困在家里出不去,但又对观影有刚需的观众们纷纷选择了网播平台。平台和院线之间的相对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

1月25日,徐峥导演的《囧妈》率先放弃院线,登陆西瓜视频,率先回收了成本。部分院线公开发文抵制,将院网矛盾直接公开化;

但《囧妈》并不是唯一一部“院转网”的电影,很快,《大赢家》也步了《囧妈》的后尘,从原定的2月21日撤档,空降头条系平台,免费播出;

接下来是爱奇艺率先用“单片付费点播”的形式,直接将《春江水暖》在爱奇艺上单片点播,24元点播一次,会员打折;

好莱坞也很快对这一趋势进行了跟进。4月10日,《魔发精灵2》出品方环球影业选择不再等待疫情结束,而是用视频点播的形式发行影片。该片在北美上映的前三周获得了1亿美元的视频点播收入,成功收回制作成本。而院线AMC则在一怒之下宣布不再放映环球影业的影片。

但院线和片方的角力,很快以前者的大溃败而告终——9月4日,《花木兰》线上付费点播,价格为24.99美金。就在《花木兰》转网消息发布前,环球影业和AMC达成协议,AMC允许环球影业将其电影在影院上映17天后进行点播,而在之前,这段窗口期时长是75—90天,相当于直接缩短了五分之四。

12月初,随着欧美疫情不降反升,窗口期被进一步缩短,直至完全消失:华纳兄弟宣布,取消2021年院线30天等待期,17部新片全部取消窗口期,在流媒体同步上线。

今年以来,Netflix、爱奇艺等网播平台的股价及付费会员总数均有所上涨。根据界面新闻整理,截止12月初,迪士尼旗下Disney+平台总订阅用户达到8680万,自迪士尼10月初报告订阅更新以来,新增订户超过1300万。算上迪士尼旗下ESPN+1150万用户、Hulu上3880万用户,迪士尼三家流媒体用户总数达到1.37亿。

而根据《电视指南》杂志及公众号“传媒内参”梳理数据,网络电影在今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在1月至10月全国取得规划备案号的网络电影已经达到3722部,取得上线播出备案号的网络电影已有634部。截至2020年12月初,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大平台共上线新片近700部,在三大平台上已诞生了71部分账票房过千万的影片。与此同时,除了奇树有鱼、淘梦、新片场等头部网络电影公司外,万达、华策等传统影视公司也加入了网络电影的大军,网络影视作品与电视影视作品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

另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数据,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突破9亿,短视频用户时长第一次超过即时通讯——这一系列数据,预示着院网关系格局被进一步扭转。

未来

随着2020年的结束,2021年春节档也开始预热,目前已经有8部电影定档,类型风格各异,包括了奇幻、喜剧、历史、悬疑等,竞争相当激烈。

尽管市场热度喜人,但对于未来趋势,许多从业者还是抱以审慎的态度。一位制片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其打算将接下来主投和参投影片的总体量都限制在千万左右,不再轻易跟进大项目。另外考虑到疫情反复的可能性,近两年内,播出渠道也会优先考虑网络,而非院线。即便参与大项目,也必须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支持,否则无法稀释资金风险。

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开幕论坛上,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采访中表示,今年的疫情造成了两方面影响。积极的一面是,资金上没有实力、没有内容制作力的公司会出局,泡沫会被挤出;消极的另一方面是,一些非常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内容公司失去了持续拍电影的能力,估计今年电影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下降了大概三分之二”。

海外的疫情持续也影响到了影片的供给。在好莱坞,大量成片仍处在观望状态,并未定档,亦有大量没有完成后期剪辑工作的积压半成片。再加上不少成片跳过院线,直接选择在流媒体平台首映。未来两年,好莱坞进口大片供给情况并不乐观。

不过,即便供应重新跟上,由于国内观众的观影审美急剧变化,市场反应也未见得能恢复如初。《信条》和《花木兰》的票房表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此趋势。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国产和海外大片的供应恐将不够。在有限的项目中,拍摄、制作、发行工作也会越来越向某几家头部公司集中。

2020年,12月20日,《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发布。蓝皮书课题组表示,鉴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反复爆发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估计全球影院市场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需要多年时间。课题组预计,2020年至2025年全球影院票房将以复合年增长率30%左右逐步复苏,五年后才有望恢复至2019年的市场规模。

按照项目制逻辑运行的电影行业,原本就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而在这场疫情中,这种不确定性陡然被放大了无数倍。不少上市影视公司都遭遇了业绩和股价的双重跳水。

好莱坞之所以能持续不断生产大片、横扫欧亚,在于成本数亿美元的影视项目背后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身影,能有效提供资金,并稀释风险。而在国内,影视项目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赖自筹,单个公司风险承担过高。今年的变局,对于影视行业而言,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如何同金融业更紧密结合,稀释风险,成了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网播平台 影视行业 格局生变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