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3月10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2月社会融资规模(以下简称“社融”)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
整体来看,2月金融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一方面反映出实体经济需求回升;另一方面说明金融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从M2增速看,涨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均有所回升,表明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从信贷来看,供需两旺,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从社融来看,2月新增规模创历年同期新高,表内信贷占比进一步提升。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2月金融数据超出预期,表明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灵活适度,市场流动性仍然合理充裕。并且,随着国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企业信贷需求强劲。
新增社融达历史同期峰值
2月社融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是200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量。2月末社融存量为29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新增信贷好于预期是促进新增社融高增的主要因素。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多增6211亿元。此外,2月表外融资中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40亿元,同比多增4601亿元。
唐建伟还谈到,新发公司债、国债和地方债规模较上月大幅缩量则对社融有一定拖累。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306亿元,同比少258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807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
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529亿元。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万亿元。董希淼认为,这表明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增加。
住户贷款增加14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楼市调控政策频出、涉房贷款额度受限背景下,居民中长期贷款逆势同比多增主要与低基数有关。
温彬认为,居民短期贷款减少为继去年3月以来首次减少。一方面,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居民短期贷款减少体现了引导居民合理运用信贷进行消费。另一方面,近期房地产信贷政策从严,加大力度查处惩治经营贷消费贷进入楼市,居民短期贷款减少说明政策产生了明显效果。
唐建伟预计,随着经济稳步向好回暖,企业经营活动将持续改善,信贷需求保持稳健。
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精准
2月末,M2同比增长10.1%。在唐建伟看来,M2增速较快回升主要是受到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信贷投放增量好于预期;二是非银存款明显增加使存款规模扩大;三是财政存款下放,2月财政存款大幅减少8479亿元。
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5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王青认为,2月M1增速并未脱离去年以来的总体回升轨道,加之近期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2月M1增速下行并不代表实体经济活力下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温彬预计,下一阶段M2和社融增速将与名义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匹配,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精准,重点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